时间: 2025-05-01 02:4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2:36
“有恃无恐”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有所依靠而无所畏惧。基本含义是指因为有了某种保障或支持,所以不害怕任何困难或危险。
“有恃无恐”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有恃无恐,无恃有恐。”原意是指有所依靠就不会感到害怕,没有依靠则会感到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有所依靠而无所畏惧”。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强调依靠和信任的重要性。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力、财富和人际关系的依赖。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正面的,因为它传达了一种自信和安全感。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因为某种支持而显得从容不迫的人物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过因为得到上司的支持而敢于提出创新想法的情况,这种“有恃无恐”的感觉让我更加自信和积极。
在诗歌中,可以将“有恃无恐”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山川有恃无恐,风雨不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一个人站在坚固的岩石上,面对汹涌的海浪却面不改色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节奏坚定、旋律平稳的音乐,传达出一种无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one's back covered”或“with a safety net”,都传达了因为有支持或保障而无所畏惧的意思。
“有恃无恐”这个成语不仅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了其灵活性和多样性。通过对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表达自信和安全感方面的重要性。
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我们实在还有一个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无恐。
春秋时期,齐孝公想做霸主,趁鲁国发生灾荒出兵。鲁僖公派大臣展喜去边境劝阻,齐孝公讥笑鲁国是“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恃先王之命”,希望齐孝公退兵,齐孝公自知理亏就退兵
1. 【有】
2.
【恃】
(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恃,赖也。 、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 《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 、 《离骚》。注:“怙也。”-吾以兰为可恃兮。 、 《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 《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
【组词】
仗恃、 恃固、 恃势、 恃爱、 恃险、 恃宠作娇、 恃赖、 恃众、 恃宠、 恃才傲物、 恃功、 恃明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恐】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恐,惧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荀子·天伦》-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 《聊斋志异·狼》-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其破璧,乃辞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