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2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24:36
“不济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事物或某人的能力、作用或效果不佳,不足以完成或解决问题。基本含义是指无能、无效或不顶用。
“不济事”源自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济事”原指帮助事情成功,合起来即表示不能帮助事情成功。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济事”逐渐固定为形容词,用来描述效果不佳或能力不足的情况。
在**文化中,“不济事”常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尤其是在评价个人能力或物品实用性时。这种评价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实用性的重视。
“不济事”一词常带有一种失望或无奈的情感,因为它暗示了预期的失败或无效。在联想上,它可能让人想到努力但无果的情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工具或方法看似有用,但实际上不济事,这让我更加注重实际效果而非表面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济事,花开又花落,徒留一地残红。”
视觉上,“不济事”可能让人联想到破旧的工具或失败的实验;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失望的叹息声。
在英语中,“不济事”可以对应为“ineffective”或“not helpful”,这些词汇在表达上与“不济事”相似,但具体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不济事”是一个描述效果不佳或能力不足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对语言学*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济】
渡过水流。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济乎江湖。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济河,围令狐。 、 唐·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
【组词】
同舟共济;济胜之具、 济水、 济涉、 济运
帮助;救助。
【引证】
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 《晋书·何攀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济师来攻。
【组词】
济人利物;济拔、 济惠、 济物、 济时
3.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