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8:10
枷号:枷号是一种古代刑罚方式,指的是将犯人用木枷锁住颈部和双手,使其行动受限,通常在公共场合示众,以示惩罚和警示。
文学: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枷号常被用来描述犯人的悲惨境遇,如《水浒传》中描述的梁山好汉被官府抓捕后遭受的刑罚。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枷号一词较少使用,但在讨论古代刑罚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法律史、历史学等领域,枷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于探讨古代刑罚制度和社会治理。
同义词:枷锁、刑具、镣铐 反义词:自由、释放、解脱
词源:枷号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枷”指的是一种木制的刑具,“号”在这里表示公开示众的意思。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枷号这种刑罚方式逐渐被废除,现代法律体系中已不再使用。
意义和影响:枷号作为一种公开刑罚,体现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态度。
情感反应:提到枷号,往往会让人联想到痛苦、屈辱和束缚。 联想:想象一个被枷号锁住的犯人,在人群的围观下,显得无助和悲惨。
经历或故事:在阅读历史书籍时,了解到枷号这种刑罚方式,对其残酷性和对犯人的心理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
诗歌:
枷号锁不住自由的灵魂,
在历史的尘埃中,
我们寻找那被遗忘的正义。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被枷号锁住的犯人,站在古代市集的中心,周围是好奇和冷漠的目光。 听觉联想:想象古代市集的喧嚣声中,夹杂着犯人沉重的呼吸声和木枷的摩擦声。
对应词汇: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公开刑罚方式也有存在,如欧洲中世纪的颈枷(pillory)。
理解:枷号作为一种古代刑罚方式,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态度。 重要性:了解枷号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更加人道和公正的刑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