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7:35
“曲眉丰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弯曲的眉毛和丰满的面颊。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特别是指那种古典的、温婉的、具有东方特色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曲眉丰颊”常用来描绘古代美女的形象,如诗词、小说中对女性角色的描述。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讨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美术、文学评论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同义词:
反义词:
“曲眉丰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对女性美的传统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领域,它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标准,如“曲眉丰颊”所描述的那种温婉、柔美的形象。这种美的标准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期待和理想。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古典、优雅和温柔。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仕女图,那些身着华丽服饰、面容姣好的女子,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古典文学的研讨会上听到“曲眉丰颊”这个词汇,它被用来分析一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中对女性美的描绘。这让我对古代文学中的美学标准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曲眉如柳叶轻摇,
丰颊似桃花初绽。
古韵今风共一色,
美人如画梦中来。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古代仕女图,图中女子曲眉丰颊,身着华丽的汉服,背景是古典的园林。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古筝或琵琶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优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描述可能会有“curved eyebrows and plump cheeks”,但这种描述并不像“曲眉丰颊”那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曲眉丰颊”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女性美的一种描述,更是*传统文化中对美的理想化表达。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应用,让我对古代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化。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1.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
2.
【眉】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引证】
《说文》-眉,目上毛也。 、 《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 元稹《遗悲怀》-报答平生未展眉。
【组词】
眉心、 眉间广尺、 眉泉、 眉寸、 眉下添眉、 眉弓、 眉尖、 眉柳、 眉脚
3.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4.
【颊】
(形声。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颊,面旁也。 、 《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咸其辅颊舌。 、 戎昱《闺情》-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
【组词】
颊辅、 颊适、 颊车、 颊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