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0:39
撕毁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用力将物体撕开或撕成碎片,通常用于纸张、布料或其他柔软材料。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比喻性地指破坏协议、合同或承诺等。
“撕毁”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撕”和“毁”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撕开和破坏的动作。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具体,如“撕裂”或“毁坏”。随着语言的发展,“撕毁”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复合词。
在某些文化中,撕毁某物可能具有象征意义,如撕毁照片可能表示断绝关系或结束某段记忆。在社会背景中,撕毁合同或协议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因此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这一行为通常具有严重的后果。
“撕毁”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如愤怒、失望或决绝。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暴力、破坏或不可逆转的改变。
在个人生活中,撕毁某物可能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如撕毁旧日记可能表示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诗歌中,“撕毁”可以用来形容时间的无情,如:
岁月如刀,撕毁了青春的容颜, 留下的,是沧桑的痕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张被撕毁的纸张,碎片散落一地,传达出一种混乱和破坏的视觉感受。听觉上,撕毁纸张的声音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或冲突的场景。
在不同语言中,“撕毁”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ear up”或“rip apart”,德语中的“zerreißen”等。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可能具有相似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撕毁”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从字面上的物理动作到比喻性的破坏行为。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撕】
(形声。从手,斯声。“斯”也有表意作用,“劈开”。本义:扯裂)。
同本义。
【引证】
《红楼梦》-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
【组词】
把纸撕成条儿;把墙上的标语撕下来;把一张报纸撕成两半;上衣在钉子上撕了一个口子;撕打、 撕罗、 撕捋、 撕剥
2.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