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07:39
“反覆”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反复、重复。它描述的是一种行为或过程,即某事物或动作多次重复发生,通常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必要性。
在文学中,“反覆”可以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挣扎或思想的反复,如“他的内心反覆无常”。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重复行为,如“他每天反覆检查门是否锁好”。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心理学或哲学中,“反覆”可能用来探讨思维过程或行为模式的重复性。
同义词中,“反复”强调动作或状态的多次重复,而“重蹈覆辙”则带有负面含义,指重复过去的错误。反义词中,“单一”和“固定”强调不变和稳定。
“反覆”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反”和“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它更多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翻转或覆盖,后来逐渐演变为描述行为或状态的重复。
在**文化中,“反覆”常常与耐心和坚持联系在一起,如“反覆琢磨”表示深入思考。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可能与不稳定或不可预测性相关,如政治或经济领域的“反覆无常”。
“反覆”给我的情感反应是复杂和多变的。它可能让人感到疲惫,因为重复可能意味着缺乏进展;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安心,因为重复有时是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遇到“反覆”的情况,比如在学和工作中,反复练和检查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反覆”:
晨曦反覆轻抚窗棂,
梦中的我,反覆追寻那逝去的影。
视觉上,“反覆”可能让我联想到不断旋转的螺旋或重复的图案。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不断回响的钟声或重复的旋律。
在英语中,“反覆”可以对应为“repetition”或“recurrence”。在不同文化中,重复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其含义和使用情境可能有所不同。
“反覆”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行为的重复性,还反映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复杂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反覆”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感受。
1.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2.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