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5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9:30
词汇“夷歌”是一个相对较为古老且不常见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夷歌”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或外国歌曲的称呼。其中,“夷”在古代汉语中常指代非的民族,有时也泛指外国或外族;“歌”即歌曲。因此,“夷歌”可以理解为非**或外国的歌曲。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夷歌”常用来描述异域风情的音乐或歌曲,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或异国情调的意味。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研究或文学创作中。
“夷”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最初可能指东方的民族,后来泛指所有非**的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夷”字的贬义逐渐减弱,但在“夷歌”这一词汇中,仍保留了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色彩。
在**古代,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异,“夷歌”可能被视为异质文化的代表,有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异族文化的态度和认知。
对于现代人来说,“夷歌”可能引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联想,同时也可能激发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探索欲。
在现代生活中,“夷歌”这一词汇较少直接应用,除非是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或特定的文化交流活动中。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夷歌”来描绘一种异域风情或历史氛围,例如:“古道边,夷歌悠扬,穿越时空的旋律。”
结合古代音乐的图像或现代民族音乐的录音,可以更好地理解“夷歌”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异国音乐”或“民族音乐”,但“夷歌”这一特定词汇主要存在于汉语文化中。
“夷歌”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语境中使用较少,但它反映了古代*对异族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夷】
(会意。从大从弓。本义:东方之人。即我囯古代对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同本义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省,江苏省一带。后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引证】
《说文》-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会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 、 《後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 、 《书饶典》。马注:“萊夷也。”-宅喁夷。 、 《周礼职方式》-四夷八蠻。
【组词】
夷歌、 夷蠻
2.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