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56
词汇“易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或者是特定领域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语境和广泛的使用实例,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易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容易种植”的植物,或者是“易于改变种类”的生物。在农业或生物学领域,这可能指的是某些植物或生物因其适应性强、繁殖快或易于改良而受到青睐。
在农业领域,“易种”可能指的是那些对环境适应性强、易于种植和管理的作物。在生物学中,这可能涉及到基因工程或育种技术,指的是那些易于通过人工手段改变其遗传特性的生物。
由于“易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易”(容易)和“种”(种植、种类)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描述某种特性。
在农业社会中,易种的作物可能因其高产和易于管理而受到重视,有助于提高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效率。
提到“易种”,可能会联想到绿色、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种植花草,可能会选择那些易种的品种,因为它们更容易照顾,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易种”比喻为那些生命力顽强、易于传播的事物,如野草、风信子等。
看到“易种”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绿油油的田野、风吹过麦浪的声音,或者是植物生长的画面。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易于种植或易于改变种类的生物,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易种”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如农业和生物学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可以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2.
【种】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种,先种后熟也。 、 《诗·大雅·閟宫》-黍稷种稑。 、 《周礼·内宰》-而生种稑之种。 、 《诗·大雅·生民》-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 《吕氏春秋·辩土》-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 、 《礼记·月令》-仲秋乃劝种麦。 、 《梦溪笔谈·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 、 《书·大禹谟》-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
【组词】
种田;种子、 种惠、 种祸、 种福、 种祉、 种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