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32
“屠儿”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理解,“屠”通常指屠杀或屠宰,而“儿”在古汉语中有时用作名词的后缀,表示某种身份或职业的人。因此,“屠儿”可能指的是从事屠宰工作的人,类似于“屠夫”。
由于“屠儿”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需要具体文献来考证。
由于“屠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不太自然:
“屠儿”的词源可能与古代汉语有关,其中“屠”源自屠杀或屠宰的动作,“儿”作为后缀表示人。随着语言的发展,“屠夫”成为了更常用的词汇,而“屠儿”逐渐淡出日常用语。
在古代社会,屠夫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负责提供肉食。然而,由于屠宰工作通常被视为较为低贱和血腥,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在社会地位上可能不高。
提到“屠儿”,可能会联想到血腥、劳动强度大、社会地位低等负面情感。
由于“屠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屠儿”作为一个古老职业的代表,融入到历史小说或诗歌中,以展现古代生活的风貌。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屠宰场、血迹、屠刀等图像。听觉上,可能会想象到屠宰时的声音,如刀砍骨头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屠宰职业的称呼和对待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是“butcher”。
“屠儿”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较为有限。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是“屠夫”。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但在日常交流中并不实用。
1.
【屠】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屠,刳也。 、 《六书故》-屠,刳剥畜牲也。 、 《史记·樊哙列传》-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 《后汉书·何进传》-进自屠羊。 、 《史记·魏公子列传》-屠者朱亥。 、
【组词】
屠沽、 屠狗、 屠杀、 屠肆、 屠工、 屠牛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