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3:10
塞雁: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在北方边塞地区迁徙的大雁。在文学中,它常常被用来象征边疆的孤独、边防的艰辛或是对家乡的思念。
塞雁一词源于古代对边塞地区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学和情感色彩。
在**文化中,塞雁常常与边塞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古代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塞雁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凄凉和孤独,它让我联想到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坚韧。
在我的生活中,塞雁更多是在阅读古代诗词时遇到的概念,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边塞诗人的情感世界。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塞雁:
秋风起,塞雁南飞,
边塞的月光,照亮了归途。
心中的故乡,是否依旧?
塞雁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天空和迁徙的鸟群,视觉上是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听觉上,可能是雁群飞过时的叫声,带有一种凄凉的美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迁徙鸟类也可能被用来象征类似的情感,如日本的鹤或欧洲的燕子。
塞雁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有着字面上的意义,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1.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
2.
【雁】
(形声。从隹(zhuī),从人,厂(hǎn)声,隹,短尾鸟。厂,石山之涯岩,也有表意作用。本义:鸟名)。
鸟类的一属,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
【引证】
《说文》-雁,雁鸟也。 、 《仪礼·士昏礼》-纳采纳吉,请期皆用雁。 、 《仪礼·士相见礼》-下大夫相见以雁。 、 唐·杜甫《遣兴五首》-朔风飘胡雁,惨澹带沙砾。
【组词】
雁塔题名、 雁杳鱼沉、 雁天、 雁户、 雁奴、 雁字、 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