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4:39
词汇“巍颤颤”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物体或人的状态,通常指物体摇晃不稳或人因年老、疾病等原因而身体颤抖、不稳定的状态。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由“巍”和“颤颤”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巍”通常表示高大、雄伟,而“颤颤”则表示颤抖、不稳定。
在文学作品中,“巍颤颤”常用来形容老人的形象,如“他巍颤颤地走过来,每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任何摇晃不稳的状态,如“那座旧桥巍颤颤的,让人不敢走上去。”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老年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巍颤颤”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巍”和“颤颤”两个词组合而成,没有特别复杂的历史演变。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较少使用,而在现代汉语中,由于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
在**文化中,老年人的尊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巍颤颤”这个词汇在描述老年人时,可能会带有一种同情和尊重的情感色彩。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同情和担忧,联想到的是老年人的脆弱和需要帮助的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位老人巍颤颤地走在街上,周围的人都主动让路并给予帮助,这让我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刻画出巍颤颤的身影,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河流上。”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位老人颤抖的身影,听觉上,可能是拐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或者是周围人的关切询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aky”或“unsteady”,但在情感色彩上可能没有“巍颤颤”那么丰富和深刻。
“巍颤颤”这个词汇在描述老年人的状态时,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不稳定,还蕴含了对老年人的同情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提醒我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并在我的写作中更加细腻地表达情感。
1.
【巍】
(形声。从山,魏声。本义:高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巍,高也。 、 《论语·泰伯》。集解:“巍巍者,高大也。”-巍巍乎尧舜之有天下也。 、 《文选·嵇康·琴赋》-崛巍巍而特秀。
【组词】
巍科、 巍廓、 巍耸、 巍蟠、 巍崇、 巍张、 巍峻、 巍冠、 巍奕、 巍怪
2.
【颤】
(形声。从页(xié),亶(dǎn)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头摇动不定) 发抖;颤动。
【引证】
《吕氏春秋》-暴戾顽贪,无下颤恐而患之。
【组词】
打颤、 寒颤、 冷颤、 颤栗、 颤欣欣
3.
【颤】
(形声。从页(xié),亶(dǎn)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头摇动不定) 发抖;颤动。
【引证】
《吕氏春秋》-暴戾顽贪,无下颤恐而患之。
【组词】
打颤、 寒颤、 冷颤、 颤栗、 颤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