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2:08
“愁绪冥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愁绪”和“冥冥”两个词组成。其中,“愁绪”指的是忧愁的情绪或思绪,“冥冥”则形容深远、模糊或不可知的状态。整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忧愁的情绪深远而模糊,难以捉摸。
在文学作品中,“愁绪冥冥”常用来描绘人物内心深处的忧愁和迷茫,如在古典诗词中描述失意或离别的情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表达深沉的忧愁时,人们可能会借用这个成语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状态或作品的情感氛围。
“愁绪冥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情感细腻描绘的传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逐渐增多,成为表达深沉忧愁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忧愁和离别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因此“愁绪冥冥”这样的成语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人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深沉而模糊的情感体验,仿佛置身于一片朦胧的忧愁之中,难以找到明确的出路。它让我联想到孤独、迷茫和无助的情感状态。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我感到了一种愁绪冥冥的情绪,仿佛被未知的未来所困扰,难以做出决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愁绪冥冥如夜雾,心海波澜难平复。”
视觉上,愁绪冥冥可能让人联想到朦胧的雾气或深邃的夜空。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低沉的音乐或寂静的夜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elancholy haze”或“vague sorrow”,但它们没有“愁绪冥冥”那种深远的意境和模糊的美感。
“愁绪冥冥”这个成语在表达深沉忧愁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细腻和深邃。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深度至关重要。
无由出江汉,愁绪日冥冥。
1.
【愁】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愁,忧也。 、 《礼记·哀公问》-孔子愀然作色而对。 、 《荀子·脩身》-见善愀然。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 、 李白《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 、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组词】
不愁吃,不愁穿;愁坐、 愁思、 愁绝、 愁怀勃勃、 愁海
2.
【绪】
(形声。从糸(mì),者声。本义:丝的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绪,丝端也。 、 《天工开物》-凡茧滚沸时,以竹签拨动水面丝绪。
【组词】
绪余
3.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
4.
【冥】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从六,冖(mì)声。日,太阳,日数十,十六日而月始亏,幽暗也。本义:昏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冥,幽也。 、 《广雅》-冥,暗也。 、 《太玄·玄文》-冥者,明之藏也。 、 《诗·无将大车》-维尘冥冥。 、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 、 《汉书·五行志》-其庙独冥。
【组词】
冥冥、 冥冥灭灭、 冥蒙、 冥升、 冥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