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7:42
指宴饮的酒器。
则为你诛夷了俺主公夺了天下,锯的他死尸骸做飞觥走斝。
1.
【飞】
(象形。小篆字形,下面象展开的双翼,上面象鸟首。本义:鸟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飛,鸟翥也。象张翼之形。 、 《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 《太玄·唐》。注:“飞肉,禽鸟也。”-明珠弹于飞肉。 、 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鸟倦飞而知还。 、 吴均《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
【组词】
飞凫、 飞翰、 飞鸿
2.
【觥】
(形声。从角,黄声。俗从光声。本义:中国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觵,兕牛角可以饮者也。 、 《诗·周南·卷耳》。传:“角爵也。”-我姑酌彼兕觥。
【组词】
觥爵、 觥筹、 觥盏、 觥盂
大,丰盛。
【引证】
《国语·越语》-觥饭不及壶食。 、 扬雄《太玄·毅》-觥羊之义。
【组词】
觥羊、 觥饭、 觥责
3.
【走】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走,趋也。 、 《诗·大雅·緜》-来朝走马。 、 《仪礼·士相见礼》-某将走见。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险其走。 、 《吕氏春秋·期贤》-若蝉之走明火也。 、 《大戴礼记·诸侯迁庙》-在位者皆反走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飞沙走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愈约。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几欲先走。
【组词】
走马观花;走堂的、 走塘的、 走百病、 走骤、 走丸、 走解、 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4.
【斝】
古代酒器 ,青铜制,圆口,三足,用以温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组词】
斝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