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08
“戎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军事和政治事务。在古代,它通常指与军事相关的政务,包括军队的组织、管理、征兵、训练、防御和战争策略等。
在文学作品中,“戎政”可能被用来描述古代战争或军事领导者的角色和责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军事学和政治学的专业领域中,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戎”字在古代汉语中指军队或战争,“政”字指政务或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戎政”一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在**古代,戎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政相对。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力量的重视,以及军事与政治紧密结合的特点。
提到“戎政”,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将领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这个词带有一定的历史沉重感和责任感。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戎政”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军事和政治的复杂性。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使用“戎政”来描绘将领的职责和挑战:
戎政之重,非勇者不能担,
战鼓擂响,兵戈相交,
智谋与勇气,共铸辉煌。
想象一幅古代战场的画面,战旗飘扬,士兵列队,将领指挥,这些视觉元素与“戎政”紧密相关。听觉上,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也能唤起对“戎政”的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拉丁语中的“bellum”(战争)和“imperium”(统治),或者英语中的“military affairs”(军事事务)。
“戎政”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和政治的结合,也提醒我们军事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
2.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