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5:13
利索:形容词,指动作迅速、敏捷,做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利索”一词源于汉语,其字面意思为“利落、索性”,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演变为形容动作迅速、干净利落的意思。
在**文化中,“利索”常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在强调效率和速度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特质尤为重要。
“利索”一词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高效、整洁和有序,常用于正面评价和鼓励。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听到家人或同事用“利索”来称赞某人的工作效率,如“你这顿饭做得真利索,大家都夸你呢。”
诗歌: 利索的风,穿梭在林间, 带走了落叶,留下了清新。 利索的手,编织着希望, 在时光的织机上,织出美好的未来。
在英语中,“利索”可以对应为“efficient”或“neat”,但“efficient”更侧重于效率,而“neat”更侧重于整洁。
“利索”是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形容了动作的迅速和干净,也体现了对高效和有序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利索”这一词汇,有助于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2.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