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1:43
“中伏”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含义:
“中伏”一词源自**古代对节气的划分,原本是描述天气现象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幸遭遇。
在文化中,节气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因此“中伏”在传统上与农事活动有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被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的不幸。
“中伏”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不幸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炎热、困难和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中伏”,原本计划好的行程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而被打乱。
在诗歌中,可以将“中伏”用于描述人生的起伏:
人生如夏,中伏时最热, 挑战与困境,如影随形。 但愿心静,如水波不兴, 度过炎炎,迎来秋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中伏”的词汇,但可以用“hit by a setback”或“fall into a trap”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中伏”这个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了解和掌握这个词的不同用法,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伏】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伏,司也。 、 《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伏瘞亦如之。 、 《释名·释姿容》-伏,覆也。 、 《礼记·曲礼上》-寝毋伏。 、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雌鸡伏子。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子伏己而盐其脑。 、 《史记·项羽本纪》-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
【组词】
伏尸、 伏肉、 伏地、 伏虎;伏奏、 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