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1:55
“三包”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但在,它最常见的含义是指商品售后服务的三项保证,即“包修、包换、包退”。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商家对销售的商品在一定期限内提供的三种服务承诺。
“三包”一词起源于**,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实施而普及。它是对商品售后服务的一种简化和标准化表述,便于消费者理解和记忆。
在**,“三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保护。
“三包”一词给人以安全感,因为它意味着购买的商品有质量保证和售后支持。
在购买电子产品时,我会特别关注商家是否提供“三包”服务,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购买决策因素。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包”比喻为爱情的承诺:“爱情如商品,需有三包:包容、更换、退却。”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商家在店铺门口挂着“三包”服务的牌子,顾客们安心地进出购物。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售后服务保证可能被称为“warranty”或“guarantee”,但具体内容和期限可能有所不同。
“三包”一词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概念,它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促进了商家提高服务质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三包”的含义和应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包】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用纸、布等裹东西。
【引证】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 《书·禹贡》-草木渐包。 、 《易·姤》-包有鱼。 、 《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
【组词】
纸包不住火;包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