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10
词汇“交至”通常指的是将某物或某信息传递给他人,尤其是在正式或特定的场合中。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交付到某人手中”或“传递至某个地方”。
“交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场景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交至”常常与正式、庄重的场合相关联,如法律文件、官方信函等。这种用法体现了中文中对于正式性和仪式感的重视。
“交至”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式、庄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重要的时刻或**,如遗嘱的交付、重要文件的传递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工作中使用“交至”这个词汇,当时需要将一份重要的合同文件交给对方公司,这个词汇的使用让整个过程显得更加正式和严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信笺交至,
字字珠玑,情深意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郑重地将一封信件交给另一个人,背景是庄严的办公室或古老的庭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liver to”或“hand over to”,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正式性和重要性是相似的。
“交至”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特定的正式性和庄重感,适用于需要强调重要性和正式性的场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交】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两腿交叉形。本义:交叉)。
脚胫相交。
【引证】
《说文》-交,交胫也。 、 《战国策·秦策》-交足而待。 、 《礼记·王制》-雕题交趾。
【组词】
交趾
2.
【至】
(象形。从一,一犹地,指事,不去而下来。古文从土,上亦象飞下之形。尾上首下。本义:到来,到达)。
同本义(上古时期多用“至”,中古时期多用“到”)。
【引证】
《说文》-至,鸟飞从高下至地也。 、 《论语》-凤鸟不至。 、 《字林》-至,到也。 、 《广韵》-至,到也。 、 《书·牧誓》-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 《诗·豳风·东山》-我征聿至。 、 《墨子·辞过》-远道不至。 、 《荀子·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论语·微子》-至则行矣。 、 唐·柳宗元《三戒》-至则无可用。 、 汉·王粲《登楼赋》-风雨骤至。 、 《老子·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史记·李将军列传》-孝武帝时,至代相。 、 宋·文天祥《后序》-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富者不能至。 、 《聊斋志异·狼三则》-前狼又至。 、 清·洪亮吉《治平篇》-至子之世。
【组词】
至旦、 水流至足;至竟、 至止、 无微不至;自春至冬;由东至西;至于、 至乎、 至至、 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