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0: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0:01
完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完全失败”或“彻底被打败”。它通常用来描述在竞争、比赛或对抗中一方被另一方完全压倒,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完败”可能用来形容一个角色的彻底失败,强调其悲惨的结局。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用“完败”来形容某人在辩论、游戏或其他竞争性活动中的彻底失败。 专业领域:在体育、商业或军事等领域,“完败”可能用来描述一方在战略或战术上的完全失利。
同义词:惨败、溃败、彻底失败 反义词:完胜、大获全胜、彻底胜利
细微差别:
词源:“完败”由“完”和“败”两个字组成。“完”表示完整、彻底,“败”表示失败。 历史演变: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描述竞技和商业领域的失败时。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完败”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在竞争中彻底失利的情况,反映了社会对成功和失败的极端看法。
情感反应:使用“完败”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失败的场景,如体育比赛中的惨败,商业竞争中的彻底失利等。
在大学的一次辩论赛中,我亲眼目睹了我们团队遭遇了完败,对手的论点清晰有力,我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诗歌: 在竞技场上,完败如影随形, 对手的脚步,无情地踏碎希望。 我们的梦想,在那一刻彻底崩塌, 完败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心灵。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体育比赛中一方队员沮丧的表情,空荡的观众席,以及对手庆祝的场景。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比赛结束的哨声,观众的叹息声,以及对手的欢呼声。
在英语中,“完败”可以对应为“utter defeat”或“crushing defeat”,都强调了失败的彻底性和压倒性。
“完败”这个词汇在描述失败时非常有力,能够传达出一种彻底和压倒性的意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情感的深度。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更加全面,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败】
(会意。从贝,从攴。攴(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败,毁也。 、 《诗·大雅·民劳》-无俾正败。 、 《淮南子·说林》-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 、 《吕氏春秋·尊师》-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 、 《韩非子》-法败则国乱。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败家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