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8:35
季布一诺: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是汉朝初年的一位著名侠士,以重诺守信著称。成语“季布一诺”形容人非常守信用,一旦承诺就必定履行,如同季布的诺言一样值得信赖。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季布一诺”常用来形容主角的诚信品质,如在古代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常常以“季布一诺”来标榜自己的信义。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季布一诺”来形容某人的承诺非常可靠,或者在强调自己会遵守承诺时使用。
专业领域:在商业或法律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合同或协议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
同义词:言而有信、信守承诺、一言九鼎
反义词:言而无信、背信弃义、食言而肥
“季布一诺”这个成语直接来源于历史人物季布的故事,其含义和用法在历史长河中基本保持不变,强调的是诚信和守信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准则。季布一诺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个人品德和社会交往中的信任基础。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可靠、值得信赖的形象。在现代社会,这种诚信的品质尤为珍贵。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以“季布一诺”来形容你,那是对你极高的评价,意味着你在他人心中有着极高的信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十里,不如你季布一诺的温暖。”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侠士的形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戏曲中对季布故事的演绎。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promise is a promise”,强调承诺的不可违背性。
“季布一诺”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交往中诚信价值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修养和道德素养。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昔聂政一言而破面自决,~而千金不移。
秦末汉初楚国人季布,楚汉战争中做过项羽的大将,后来归顺西汉高祖刘邦,担任河东太守,一生特别讲信用,只要答应办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从没有失信于人。他以侠义闻名,重守诺言,因此人们常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
【季】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同本义(与“老”相对)。
【引证】
《说文》-季,少称。 、 《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 《白虎通》-季者,幼也。 、 《诗·召南·采蘋》-有齐季女。 、 《明史·太祖本纪》-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组词】
季女、 季父、 季指、 季弟
2.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3.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4.
【诺】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
【引证】
《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诺,应也。 、 《诗·鲁颂·閟宫》-莫敢不诺。 、 《战国策·赵策四》-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组词】
诺诺、 诺唯、 诺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