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1:58
词汇“权士”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权”通常指权力、权威,而“士”可以指学者、士人或者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人。因此,“权士”可以理解为拥有权力或有权威的人,或者在某个领域有权威地位的专家。
“权士”可以解释为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拥有权威或权力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权士”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在政治、学术或其他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指那些在特定领域有决策权或影响力的人。
由于“权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权”和“士”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类型的权威人物。
在**传统文化中,“士”通常指有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而“权”则与政治权力相关。因此,“权士”可能被用来描述那些既有学问又有政治影响力的人物。
“权士”可能让人联想到权威、尊重和影响力,同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敬畏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权士”这个词,但在讨论政治、学术或其他领域的权威人物时,可以借用这个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权士立于朝,言出法随行。”
“权士”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朝堂上的官员,或者现代会议室中的决策者,这些场景可能伴随着庄重的音乐和严肃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权士”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authority”或“powerholder”。
“权士”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权威人物的有用框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社会中的权威结构和人物。
1.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