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5:49
岁贡生:这个词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指的是那些通过考试选拔,每年向朝廷贡献一定数量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是地方上的优秀学子,通过考试后被选为岁贡生,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进而参加更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如乡试、会试和殿试。
在文学作品中,岁贡生常被用来描述古代学子勤奋学*、追求功名的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教育学等专业领域,岁贡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用以探讨古代教育制度和科举文化。
同义词:贡生、秀才(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秀才更广义,包括岁贡生以外的其他通过考试的学生)
反义词:落第生(指未通过科举考试的学生)
岁贡生一词源于**古代的科举制度,该制度始于隋唐,盛于明清。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岁贡生这一概念也随之淡出历史舞台。
岁贡生代表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功名的追求。这一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性,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岁贡生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古代学子的勤奋和执着,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它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和选拔机制。
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我经常遇到岁贡生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学子的生活和追求。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贡生,书卷香,笔下生花梦飞扬。”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年轻的岁贡生,手持书卷,坐在古朴的书房中,窗外是飘落的梅花。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学子的静谧和专注。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选拔制度可能包括古罗马的元老院选拔或中世纪欧洲的大学选拔。
岁贡生这个词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反映了古代*的教育和社会制度。通过学和理解这个词,我更深入地认识到古代**的文化和历史。
1.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
2.
【贡】
(形声。从贝,工声。本义:进贡,把物品进献给朝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贡,献功也。 、 《释言》-贡,上也。 、 《广雅》-贡,献也。 、 《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 、 《周礼·大司徒》。注:“贡地所生,谓九谷。”-以令地贡。 、 《周礼·小司徒》。注:“谓九谷三泽之材也。”-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 《考工记·匠人》注-贡者,自治其所受田,贡其税谷。 、 《聊斋志异·促织》-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组词】
贡奉、 贡云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