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07
“欢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愉快的言谈或欢快的说话。它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高兴或愉快的状态下进行的交流,强调言语中的积极情绪和愉悦氛围。
“欢言”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欢”和“言”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使用“欢”来表达愉快情绪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欢言”逐渐成为描述愉快交谈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欢言”常与节日、家庭团聚等正面社交活动联系在一起,强调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与快乐。在社会交往中,保持“欢言”被视为一种礼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欢言”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的社交场景,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幸福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家庭聚会中体验到“欢言”的氛围,那种轻松愉快的交谈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满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欢言”:
春风拂面,柳絮轻扬,
园中欢言,笑语盈盈。
心随花舞,梦与云游,
共此良辰,不负韶光。
“欢言”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聚会,可以想象到柔和的灯光下,人们围坐在一起,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欢言”可以对应为“merry talk”或“cheerful conversa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愉快交谈的含义。
通过对“欢言”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营造氛围。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