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11
比试: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两个人或两组人通过某种形式的比赛或较量来测试各自的能力或技巧。基本含义是在竞争中展示或评估某人的技能、知识或力量。
比试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比”(比较)和“试”(尝试)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较量和测试。
在**文化中,比试常常与武术、棋艺、诗歌等传统艺术形式相关联,体现了一种竞技精神和技艺的传承。
比试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紧张、兴奋和期待。它激发人们的好胜心和进取心。
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们经常在课间比试谁能解出最难的数学题,这不仅增加了学*的乐趣,也提高了我们的解题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比试”融入到描述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竞争,如“雄鹰与云雀在蓝天上比试飞翔的技艺”。
想象一场武术比试,可以联想到激烈的音乐和动作电影中的打斗场面,以及选手们专注而坚定的眼神。
在英语中,“比试”可以对应为“duel”或“contest”,但“duel”更多指一对一的决斗,而“contest”则更广泛地指任何形式的竞争。
比试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竞争的工具,也是激发人们潜能和展示个人才华的方式。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1.
【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 、 《尔雅·释鸟》-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史记·天官书》-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 、 《周礼·世妇》。注:“次也。”-比其具。 、 《周礼·田仆》-及献比禽。 、 《孟子·滕文公上》-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 《战国策·燕策》-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 《聊斋志异·促织》-纳比笼中。
【组词】
比肩、 比物、 比集、 比缀
2.
【试】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试,用也。 、 《虞书》-明试以功。 、 《书·盘庚》-今予将试以汝迁。 、 《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 、 《论语》-吾不试。 、 《诗·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 《礼记·乐记》-兵革不试,五刑不用。
【组词】
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