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6:16
词汇“涣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某种状态或性质的松懈、松弛或失去紧张感。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涣弛”进行深入分析:
“涣弛”的字面意思是松懈、松弛,形容事物失去了原有的紧张状态或约束力。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人的精神状态、纪律的松懈或是物体的松弛状态。
“涣弛”由两个汉字组成,“涣”意为散开、消散,“弛”意为放松、松弛。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强调了从紧张到松懈的转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纪律和秩序,因此“涣弛”往往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着秩序的混乱或纪律的缺失。
“涣弛”给人一种消极、松散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懒散、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描述工作态度、学*状态或是团队纪律时使用到“涣弛”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涣弛”来描绘一种放松或失落的情感状态,如:“夜幕降临,心灵涣弛,思绪如烟散去。”
在英语中,可能用“slack”或“lax”来表达类似的含义,但“涣弛”更具汉语特色,含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涣弛”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正式文本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涣】
(形声。从水,奂(huàn)声。本义:流散,离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涣,流散也。 、 《诗·郑风·溱洧》-方涣涣兮。 、 《易·序卦传》-涣者离也。 、 《汉书·刑法志》-则涣然离矣。 、 《老子》。注:“涣者解散。”-涣兮。 、 《刘熊碑》-涣乎成功。 、 《戚伯著碑》-功德涣彰。
【组词】
涣然冰释、 涣驰、 涣泮、 涣衍
2.
【弛】
(形声。从弓,也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弛,弓解也。 、 《礼记·曲礼》-弛弓尚角。 、 《礼记·杂记》-一张一弛。 、 《左传·襄公十八年》-乃弛弓而自后缚之。 、 《楚辞·谬谏》-弧弓弛而不张。
【组词】
弛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