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3:56
词汇“凤翣”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凤翣”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凤翣”(fèng shà)一词由两个字组成:
因此,“凤翣”字面意思是指用凤凰羽毛制成的扇子或装饰品,象征着高贵和华丽。
在古代文学中,“凤翣”常用来形容宫廷或贵族的装饰,如在《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可以看到对“凤翣”的描述,用以体现人物的高贵身份和奢华生活。
“凤翣”一词源于古代对凤凰的崇拜和对羽毛装饰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常与龙并提,代表皇权和尊贵。因此,“凤翣”在古代社会中是贵族和皇室的象征,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提到“凤翣”,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感受到一种古典美和尊贵气息。
由于“凤翣”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化活动或历史剧中,可能会遇到相关的道具或装饰。
在创作一首古风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凤翣轻摇,月下独舞,一曲古筝,梦回汉唐。”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古装美人手持凤翣,轻轻摇曳,伴随着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梦幻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华丽扇子或装饰品也有出现,但不一定与凤凰相关,如日本的“扇子”(うちわ),虽然也有装饰性,但文化象征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凤翣”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深厚底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添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
2.
【翣】
古代棺饰。垂于棺的两旁。
【引证】
《说文》-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花。从羽,妾声。 、 《周礼·女御》-后之丧持翣。 、 《周礼·御仆》。注:“棺饰也。”-大丧持翣。 、 《周礼·缝人》-衣翣柳之材。 、 《礼记·檀弓》。注:“棺之墙饰。”-设蒌翣。 、 《礼记·檀弓上》-饰棺墙,置翣。
【组词】
翣柳、 翣翣
扇。
【引证】
《小雅·广服》-大扇谓之翣。 、 《仪礼·既夕礼·燕器》。注:“扇也。”-杖笠翣。 、 《淮南子·说南》。注:“扇也。”-被裘而以翣翼。 、 《礼记·少仪》-手无容,不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