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18
词汇“旅幕”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旅”通常指旅行或旅途,“幕”可以指帷幕、幕布或者某种遮蔽物。将两者结合,“旅幕”可能指的是旅行中的遮蔽物或帷幕,或者比喻性地指代旅途中的一种遮蔽或保护。
由于“旅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创造一种诗意或象征性的表达,比如描述一个旅人在风雨中寻找遮蔽的情景。
“旅幕”这个词可能是由“旅”和“幕”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定的词源或历史演变记录。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旅行可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如冒险、探索或逃避。在这种情况下,“旅幕”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达这些概念。
由于“旅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文学创作或个人想象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旅幕”来创造一种神秘或浪漫的氛围:
在星光下,旅幕轻轻摇曳,
遮蔽了旅人的梦,也遮蔽了夜的寂静。
由于“旅幕”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旅幕”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诗意和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可以用来创造独特的文学效果或个人想象。尽管它的使用范围有限,但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旅】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众人站在旗下。旗,指军旗;人,指士兵。小篆字形,表示旌旗;从“从”,表示众人,即士兵。本义: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
军队编制单位。上古一般以五百人为旅,齐制二千人为旅。现代指师以下的单位,基本上由司令部和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团或大队组成的战术和行政单位。
【引证】
《说文》-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 庾信《哀江南赋序》-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 、 《孙子·谋攻》-全旅为上。
2.
【幕】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幕,帷在上曰幕。 、 《谷梁传·定公十年》-舞于鲁君之幕下。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幕有乌。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战国策·齐策一》-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
【组词】
幕幕、 幕燕、 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