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4:25
词汇“晚阴”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傍晚时分天空出现的阴沉天气,即日落前后天空被云层覆盖,光线变得暗淡,没有阳光照射的景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由“晚”(指时间上的傍晚)和“阴”(指天气的阴沉)两个字组成。
在文学作品中,“晚阴”常用来营造一种忧郁、沉思的氛围,如在描述黄昏时分的景色或表达人物内心的忧愁。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单地用“晚阴”来形容傍晚的天气状况。在气象学或天气预报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因为更倾向于使用更精确的气象术语。
“晚阴”作为一个描述特定时间和天气状况的词汇,其词源较为直接,没有复杂的演变过程。在中文古典文学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存在,用以描述傍晚时分的阴沉天气。
在**传统文化中,傍晚时分常被赋予一种结束和过渡的象征意义,因此“晚阴”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结束或转变的开始,如一天的结束或人生的某个阶段。
“晚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沉静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安静、深思的时刻。它可能触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天傍晚天空出现晚阴,我可能会选择在家中静静地阅读或思考,享受那份宁静和深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晚阴如墨,覆盖了白日的喧嚣,只留下心灵的回声在寂静中徘徊。”
视觉上,晚阴可能让人联想到灰蒙蒙的天空和模糊的景物;听觉上,可能伴随着微风和远处传来的模糊声音,增添一种朦胧的美感。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用“dusky evening”或“cloudy dusk”来描述类似的天气和时间,但每个文化对这种景象的感受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
“晚阴”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表达,它不仅仅描述了天气,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美感和文化背景。
1. 【晩】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