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0:28
洒泪:字面意思是指眼泪洒落,基本含义是指因悲伤、感动或其他强烈情感而流泪。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洒泪”常用来形容人物因深切的情感而流泪,如离别、失去亲人等。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洒泪”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哭泣的情况,或者形容某个场景非常感人。 专业领域:在心理学或情感研究中,“洒泪”可能被用来描述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
同义词:流泪、泣下、泪流满面 反义词:笑逐颜开、喜极而泣(虽然“喜极而泣”也是流泪,但情感色彩不同)
“洒泪”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洒”字有散布、洒落的意思,“泪”即眼泪。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的“溅泪”即类似“洒泪”的用法。
在**文化中,洒泪往往与悲伤、哀悼等负面情感联系在一起,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喜极而泣,也可以表达正面的情感。
“洒泪”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悲伤和同情。它让我联想到失去亲人、离别等令人心痛的场景。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有一次在观看一部感人的电影时,我情不自禁地洒泪,那是因为电影中的故事触动了我的内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洒泪”:
月光下,她洒泪如雨,
每一滴都是对往昔的思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悲伤的场景,如葬礼上的人们洒泪;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悲伤的旋律,如《悲怆》交响曲,来增强“洒泪”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洒泪”可以对应为“shed tears”或“cry”,在不同文化中,流泪的情感表达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洒泪”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描述流泪的简单动作,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洒泪”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1.
【洒】
(形声。从水,西声。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 、 《字林》-洒,濯也。 、 《孟子》-一洒之者也。 、 《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
【组词】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 洒泼、 扫地先洒些水;洒酒、 洒削
2.
【泪】
(形声。从水,戾(lì)声。简化字“泪”是个从“水”从“目”的会意字。本义:眼泪)。
同本义。
【引证】
《晋书·羊祜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坠泪碑。 、 《战国策·燕策》-士皆垂泪涕。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组词】
涕泪、 泪波、 泪泉、 泪球、 泪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