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1:37
推举:动词,意指通过推荐或选举的方式使某人担任某个职位或获得某种荣誉。
推举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推”(推动、推荐)和“举”(举起、选举)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推举常用于描述选举官员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推荐和选举活动中。
在中国文化中,推举常与集体决策和民主选举相关联,体现了集体智慧和民主精神。在社会背景中,推举是组织和社区中选拔领导者和决策者的重要方式。
推举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如信任、尊重和期待。它通常与公正和民主的选举过程相关联,激发人们对公平和正义的期待。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与学生会的选举,亲身体验了推举的过程,感受到了集体决策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将“推举”融入描述选举场景的诗句中,如: “星光下的广场,人群推举着希望, 手中的票,是未来的方向。”
推举可以联想到选举现场的画面,人群聚集,投票箱,以及宣布结果时的紧张气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选举时的欢呼声和讨论声。
在英语中,“推举”可以对应为“elect”或“nominate”,在不同文化中,选举过程和推举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相似。
推举是一个涉及推荐和选举的重要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民主决策过程,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推】
(形声。从手,隹(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推,排也。 、 《仓颉篇》-推,軵也,前也。 、 《孟子·万章上》-若己推而内之沟中。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推堕附马河中。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始欲着推字。 、
【组词】
推毂、 推抢、 推沟、 推行、 推引、 推天抢地、 推转
2.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