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8:37
词汇“[珉玉]”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
“珉玉”一词由两个字组成:“珉”和“玉”。其中,“珉”是指一种质地较次的玉石,而“玉”则是指一种珍贵的石头,常用来比喻美德或高贵。因此,“珉玉”可以理解为质地一般的玉石,或者是指那些虽然不是最上等但仍然具有一定价值的玉石。
由于“珉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学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物品或人的品质,但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很少出现。
“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解释为“石之次玉者”。随着时间的推移,“珉玉”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具体或更常见的词汇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玉石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因此“珉玉”虽然不是最上等的玉石,但仍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
对于我来说,“珉玉”这个词汇带有一种中庸之美,它不像顶级玉石那样令人敬畏,但也不失为一种值得欣赏的存在。它让人联想到那些不完美但仍然有价值的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珉玉”这个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词汇。
在创作中,我可以将“珉玉”用来形容一个虽然不是最优秀但仍然有其独特魅力的人物或物品,例如:“她虽非珉玉,却以自己的方式闪耀着光芒。”
由于“珉玉”涉及玉石,我可以联想到温润的玉石光泽和轻轻敲击玉石时的清脆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珉玉”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比喻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珉玉”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这样的词汇,但了解它们的存在和意义对于提升语言素养是有益的。
1.
【珉】
(形声。从玉,民声。本义:似玉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瑉、作碈。-珉,石之美者。 、 《周礼·弁师》-瑉玉三采。 、 《礼记·聘义》-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碈者。 、 《汉书·司马相如传》-琳珉昆吾。 、 《山海经·中山经》-岐山其阴多白珉。 、 《荀子》-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