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9:48
心音:指心脏跳动时产生的声音,通常由心脏瓣膜的开闭和血液流动所产生。在医学上,心音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心音”一词由“心”和“音”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心”指心脏,而“音”指声音。随着医学的发展,“心音”逐渐成为医学术语,用于描述心脏产生的声音。
在中医学中,心音被认为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与气血运行有关。在现代医学中,心音的异常可能与心脏疾病相关,因此在医疗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心音”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跳动和内心的声音。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健康、生命和情感的思考,带来一种深沉和内省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提到“心音”,我可能会想到医学检查或内心的感受。例如,当医生用听诊器听我的心音时,我会感到一种安心,因为这是健康检查的一部分。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
我倾听着自己的心音,
它如同远方的鼓声,
敲打着我的灵魂。
在英语中,“心音”可以翻译为“heart sound”或“cardiac sound”。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心音的重视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它在医学诊断中的作用是普遍认可的。
“心音”这个词在医学领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应用,但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它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了解和使用“心音”这个词,不仅有助于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还能深化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