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25
幕天席地: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帷幕遮天,席子铺地”,形容场面宏大或形容野外露宿的情景。基本含义是指在广阔的天地间,用帷幕和席子作为遮蔽和休息的工具,常用来形容野外生活的简朴或*的。
幕天席地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原指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或野外生活的场景。
在**传统文化中,幕天席地常与游侠、边塞将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由、豪放生活的向往。
这个词汇给人以开阔、自由的联想,让人想到广阔的天地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它唤起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在现代生活中,幕天席地可以用来形容户外露营、音乐节等活动的场景,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幕天席地,星辰为伴,夜风轻拂,心随风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上,人们搭起帐篷,铺开席子,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风声、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mping under the stars”或“living off the land”,都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简单生活的概念。
幕天席地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更蕴含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内涵。
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睡时节~,黑喽喽鼻息如雷。
1.
【幕】
(形声。从巾,莫声。本义:覆布,帐篷的顶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幕,帷在上曰幕。 、 《谷梁传·定公十年》-舞于鲁君之幕下。 、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幕有乌。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 《战国策·齐策一》-举袂成幕。(袂:mèi:袖子)
【组词】
幕幕、 幕燕、 幕下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