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01:07
“扣心泣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被紧紧扣住,以至于流出血来,形容极度悲痛或深切的情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人在极度悲伤、痛苦或绝望时的心理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扣心泣血”常用来形容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爱人或面临巨大挫折时的情感反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极度悲伤或痛苦。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批评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分析人物的情感深度和心理状态。
同义词:
反义词:
“扣心泣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演变而来的。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表达常用来形容极端的情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
在文化中,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共鸣。因此,“扣心泣血”这样的成语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其重要地位。它反映了人对于情感深度的重视和表达。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悲痛。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极端困境中挣扎的人们,以及他们在绝望中仍坚持的情感和意志。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在失去亲人时的极度悲痛,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扣心泣血”这个成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扣心泣血的诗人,笔下流淌着无尽的哀愁。”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幅描绘悲伤场景的画作,画面中的人物表情痛苦,泪水与血水交织。听觉上,可能是悲伤的音乐,如小提琴的哀婉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wrenching”或“soul-crushing”,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极度的悲伤和痛苦。
“扣心泣血”这个成语深刻地表达了人类情感的极端状态,它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情感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4.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