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1:28
“往路”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指的是前往某个目的地的路线或道路。字面意思是指前往的方向或路径。
在文学作品中,“往路”可能被用来描绘旅途的艰辛或对未来的期待。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去某个地方的路。在专业领域,如交通规划或地理学,它可能涉及具体的路线规划或方向指示。
“往路”由“往”和“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往”表示前往或过去的意思,“路”则指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路”逐渐固定为一个词组,用来描述前往某个地方的路径。
在**传统文化中,“往路”可能与旅途、离别和远行等主题相关联,反映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
“往路”可能让人联想到旅途的孤独、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对目的地的期待。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旅程的回忆。
在个人生活中,“往路”可能与旅行经历相关,比如回忆一次难忘的自驾游或徒步旅行。
在诗歌中,“往路”可以用来描绘旅途的景象和情感:
往路漫漫,星光点点, 心随风起,梦随夜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道路伸向远方,夕阳下的景色。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唤起旅途的宁静和期待。
在英语中,“往路”可以对应为“route to”或“path to”,但在表达上可能没有汉语中那么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
“往路”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路径,还承载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回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往】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往,之也。 、 《礼记·玉藻》-大夫有所往。 、 《易·咸》-憧憧往来。 、 《国语·晋语》-吾言既往矣。 、 《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 、 《庄子·天道》-往见老聃。 、 《列子·汤问》-跳往助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随其往。 、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子何恃而往。
【组词】
前往、 往造、 往教、 往旋、 往蹇来连、 往人、 往至、 往程、 往夫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