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2:0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5:25
初级中学:这是一个教育术语,指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介于小学和高级中学之间的教育阶段。在**,初级中学通常包括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2到15岁之间。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初级中学可能被用来描绘青春期少年的成长故事,如校园生活、友情和初恋等。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初中”来简称初级中学,讨论孩子的教育路径或个人学*经历。 专业领域:在教育学或心理学领域,初级中学可能被用来研究青少年发展的特定阶段,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
同义词:初中、中学初级阶段 反义词:高级中学、高中
“初级中学”一词源自对教育阶段的细分,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一术语逐渐标准化,用以指代特定的教育层次。
在**,初级中学是学生教育生涯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它不仅承载着基础知识教育的任务,还涉及到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初级中学常常让人联想到青春、活力和探索,它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时期,也是许多人回忆中的重要部分。
在我的生活中,初级中学是我开始形成独立思考和社交技能的地方,那段时光对我的人生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初级中学的走廊里,青春的脚步轻轻回响,每一个转角,都是新的梦想。”
想象一下初级中学的校园,绿树成荫,学生们欢声笑语,这种场景往往伴随着青春电影中的轻快音乐,给人以活力和希望的感觉。
在不同国家,初级中学的名称和教育体系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能——为青少年提供基础教育和准备他们进入更高级的教育阶段——是相似的。
初级中学作为一个教育阶段,不仅在学术上为学生打下基础,也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和使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中。
1.
【初】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 《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舒也。 、 《易·既济》-初吉终乱。 、 《易·书大传》-名曰初虑。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 、 《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组词】
初岁、 初枯、 初头、 初化、 初末
2.
【级】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级,丝次弟也。
3.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4.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