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8:59
词汇“殊策”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殊”和“策”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殊策”进行深入分析:
“殊策”字面意思是指特殊的策略或计策。其中,“殊”表示特殊、不同寻常,“策”则指策略、计策。因此,“殊策”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非常规或独特的策略。
“殊策”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殊”和“策”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特殊策略的词汇“殊策”。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策略一直被高度重视。因此,“殊策”这一词汇体现了对智慧和创新策略的赞赏。
“殊策”给人以智慧、创新和出人意料的联想。它激发人们对解决问题新方法的探索和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尝试寻找“殊策”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常规思维,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殊策”来比喻生活中的难题和解决之道:
生活如棋局,难题似敌军,
唯有殊策出,方能破重围。
想象一位智者在昏暗的房间里,烛光下策划着一项“殊策”,这种场景可以带来一种神秘和智慧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genious plan”或“unconventional strategy”,它们都强调了策略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殊策”这一词汇不仅体现了对智慧和创新的赞赏,也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寻求非常规的解决方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殊策”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策略。
1.
【殊】
(形声。从攴(è),朱声。小篆字形。攴,分解后剩下的骨头。隶变为“歹”。本义:斩首,断其首身而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汉令曰:蛮夷长有罪当殊之。-殊,死也。 、 《汉书·高帝纪》。注:“斩刑也。”-其赦天下殊死以下。 、 《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
2.
【策】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引证】
《考工记·舟人》-軓前十尺而策半之。 、 《礼记·曲礼》-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 《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 、 《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为已短策。 、 《汉书·王褒传》-伤吻敝策。 、 《战国策·赵策》-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 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 、 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组词】
策辔、 策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