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知止不辱

知止不辱

时间: 2025-04-30 18:51:18

知止不辱

基础信息

【知止不辱】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1:18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同“知足不辱”。

【知止不辱】的来源

太傅疏广谓少傅受曰:‘吾闻“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知止不辱】的引证

[察罕]尝以病请告……顾李孟曰:“~,今见其人。”

【知止不辱】的相关字

1.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2. 【止】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 《仪礼·士昏礼》。注:“足也。”-北止。 、 《易·噬嗑》-屦校灭止。 、 《汉书·五行志》-举止高。 、 《汉书·食货志》-四之日举止。 、 《汉书·刑法志》-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停住,中断进程。
【引证】 《广韵》-止,停也,息也。 、 《吕氏春秋·下贤》。注:“止,休也。”-亦可以止矣。 、 《韩诗外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羽飞乃止。 、 《资治通鉴·唐纪》-雪止。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絮絮不止。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辱】 (会意。甲骨文字形,是“辰”下加脚(止)或加手(又,寸)的形象。①本义:耕作。“辰”是“蜃”的本字,古代以蜃为农具进行耕作。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耨”(nòu)。②引申义:耻辱) 同引申义。
【引证】 《说文》-辱,耻也。 、 《论语·学而》-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 《史记·货殖列传序》-衣食足而知荣辱。
【组词】 奇耻大辱;荣辱;羞辱;忍辱负重;蒙受屈膝之辱;辱害、 辱残
使…受辱;侮辱。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相如,必辱之。
【组词】 足以辱晋;辱邈、 辱抹、 辱没、 辱玷、 辱污

相关问答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

知止不辱是什么意思解释

知止不辱什么意思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可以长久什么意思

知止不辱使命出自哪里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出自

知止不辱之语

推荐查询

  •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
  •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
  • 知止不辱是什么意思解释
  • 知止不辱什么意思
  • 知止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
  •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可以长久什么意思
  • 知止不辱使命出自哪里
  • 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出自
  • 知止不辱之语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窜身 窜跑 窜越 窜走 窜贬 窜责 窜谪 窜谋 窜言 窜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对簿 齐心一力 爪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废话 火字旁的字 禅门 色字旁的字 魂耗神丧 礼奢宁简 拾遗求利 惊悼 包含醵的词语有哪些 构缮 蝉不知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