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2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8:06
词汇“实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因此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实禀”进行分析:
“实禀”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实际的禀报”或“真实的报告”。其中,“实”指的是真实、实际,而“禀”则有报告、禀告的含义。
在古代文献或官方文书中,“实禀”可能用于指代官员向上级报告实际情况的行为或文书。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文献、法律文书或特定行业的专业术语中。
“实禀”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报告”、“陈述”等词汇。
在古代**,官员向上级实禀是一种重要的行政行为,体现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责任传递。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更多体现在法律和专业领域中。
“实禀”给人一种正式、严肃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古代的官僚体系和现代的专业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实禀”这个词汇,但在撰写正式报告或向他人传达重要信息时,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创作中,可以将“实禀”用于描述古代官员的职责,或者在现代故事中用以强调某人报告的真实性。
结合古代官员的形象和古代文书的样式,可以形成对“实禀”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官员宣读报告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实禀”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official report”或“true statement”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实禀”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语言的历史传承和专业性。在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
2.
【禀】
(会意。禀为禀的俗字。本义:给予谷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禀,赐谷也。 、 《礼记·中庸》。注:“稍食也。”-既禀称事。 、 《汉书·文帝纪》-食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 、 《新唐书·宪宗纪》-葬阵亡者,禀其家五岁。
【组词】
禀赡、 禀谷、 禀粮、 禀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