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4:45
“替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代替他人工作或执行任务的人。字面意思是指替代手头工作的人,即在原工作者无法继续工作时接替其职责的人。
在不同的语境中,“替手”的使用有所不同:
“替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替”和“手”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替代”和“执行者”。在古代汉语中,“手”常用来指代执行具体任务的人,因此“替手”自然地指代替代执行任务的人。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替手”可能带有负面的含义,暗示原执行者的不称职或不可靠,需要他人来接替。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它也可能被视为团队合作和灵活性的体现。
对于我来说,“替手”这个词可能引起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因为它通常在需要紧急应对或接替重要任务时使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次我作为替手接替了一个因病无法完成项目的同事,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替手”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替手”:
当夜幕低垂,星辰替手白昼的光,
寂静中,我听见时间的脚步,
替手的旋律,在黑暗中轻轻奏响。
想象一个足球场上的场景,当主力球员受伤下场,替手上场的那一刻,观众的欢呼声和球场的紧张气氛,这些都是“替手”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替手”可以对应为“substitute”或“replacement”,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个词的使用和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概念是相似的。
通过对“替手”这个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专业领域,能够找到合适的替手都是确保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更加从容和有效。
1.
【替】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替。-竝,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替孟明。 、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 、 《诗·大雅·召》-胡不自替。 、 《国语·楚语》-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 《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组词】
久替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