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7:45
“四周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某个物体或地点的四周或周围的空间。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物体或地点被其他物体、环境或空间所包围的状态。
“四周围”是由“四周”和“围”两个词组合而成,强调了四周被包围的状态。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简洁,如“四围”。
在**文化中,“四周围”常用来描述一种被保护或封闭的感觉,有时也用来形容一种孤独或隔绝的状态。
“四周围”可能让人联想到安全感或封闭感,也可能带来一种探索未知的冲动。
在旅行中,我曾站在一个古老的城堡废墟上,环顾四周围,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逝。
在诗歌中,“四周围”可以用来营造一种神秘或宏大的氛围:
星辰点缀夜空, 四周围寂静无声, 心灵在此刻, 与宇宙共鸣。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站在广阔的草原上,四周围是无尽的绿色和远处的山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宁静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四周围的宁静与和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around”或“surroundings”,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与“四周围”相似,但可能更侧重于描述环境或周围的物体。
“四周围”是一个描述空间和环境的实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提升我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技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周】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周,密也。 、 《国语·鲁语》-忠信为周。 、 《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自周有终。 、 《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人不可不周。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 《孙子·谋政》-辅周则国必强。 、 唐·韩愈《原毁》-责己也重以周。
【组词】
周悉、 计划不周;周谋、 周严、 周谨、 周虑
3.
【围】
(形声。从囗,韦声。“囗”是“围”的古字。本义:环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按,围绕, 周围字当用此。”-囗,回也,象回币之形。 、 《广雅·释诂四》-围,裹也。 、 《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 、 《周礼·考工记·庐人》-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组词】
围堑、 围圆、 围地、 围屏、 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