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3:21
合朔:在古代天文学中,“合朔”指的是月球与太阳在天球上的视位置重合,即新月之时。这是**古代历法中确定月份开始的关键时刻,也是农历月份的第一天。
文学:在古典文学中,“合朔”常用于描述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如“岁岁合朔,月月盈亏”。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合朔”不常用,更多使用“新月”或“初一”来表示。 专业领域:在天文学和历法学中,“合朔”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精确描述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
同义词:新月、初一 反义词:望(满月)
“合朔”一词源于古代**的天文学,最早见于《周礼》。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使用范围相对固定,主要在天文学和历法学中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合朔”与农业生产、节日庆典等密切相关。例如,农历新年通常在合朔之后不久,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合朔”给人一种周期性、循环往复的感觉,联想到自然界的规律和时间的流逝。它也常与新的开始、希望和更新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较少直接使用“合朔”这个词,但在学***传统文化和历法时,会经常接触到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合朔之夜,星辰寂静,心随月光,寻觅新生的希望。”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夜空中没有月亮,星星闪烁,大地沉浸在宁静之中。 听觉:可以是一段宁静的夜晚背景音乐,伴随着轻微的风声,营造出合朔时的静谧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西方,“新月”(New Moon)同样表示月球与太阳重合的时刻,但其使用和联想可能有所不同。
“合朔”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在学*和理解*传统文化和历法时,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深入学“合朔”,我更加欣赏自然界的规律和时间的循环,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2.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