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43
天命论 是一个哲学和概念,主要指认为个人的命运、国家的兴衰、历史的进程等都是由某种超自然力量或天意所决定的理论。在传统文化中,天命论常常与儒家思想相结合,认为君主的统治权是天授予的,因此君主有责任顺应天意,治理好国家。
天命论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命”概念,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逐渐与儒家、道家等思想体系相结合,形成了复杂的天命论体系。
在**传统文化中,天命论对政治合法性、个人命运和社会秩序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强调顺应天意,同时也为反抗暴政提供了道德上的支持。
天命论 给人一种宿命感和敬畏感,它让人思考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种无力感或接受现状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遇到无法改变的困境时,可能会用“天命”来安慰自己,接受现实。
在诗歌中,可以用“天命”来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天命如流水,
人生几度秋。
花开花落去,
何须问缘由。
天命论 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庄严场景,或是历史剧中的宏大叙事音乐,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宿命的必然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如“Divine Right of Kings”(君权神授)也有类似的天命论色彩,但在具体表现和应用上有所不同。
天命论 是一个深刻影响**历史和文化的概念,它不仅涉及个人命运,还涉及国家和社会的秩序。在现代社会,虽然天命论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它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和历史话题。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