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3:45
词汇“束刃”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束”通常指捆绑、束缚,而“刃”指刀刃、锋利部分。因此,“束刃”可能指的是将刀刃捆绑或束缚起来的行为,或者是指某种特定的武器或工具。
由于“束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特殊的武器或战斗技巧。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出现,除非是在特定的武术或武器相关的讨论中。
由于“束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束”和“刃”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描述某种特定的武器或工具。
在武术或武器相关的文化中,“束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特殊的技巧或武器。在现代社会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广泛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专业领域中。
由于“束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将“束刃”用来形容某种神秘的武器或战斗技巧:
在月光下,束刃闪烁,
古老的技艺,无人能破。
由于“束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束刃”这个词在汉语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的使用非常有限。通过对这个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在特定文化或专业领域中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
1.
【束】
(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束,缚也。 、 《易·贲》。子夏传:“五匹为束。”-束帛戋戋。 、 《仪礼·士冠礼》。注:“十端也。”-束帛俪皮。 、 《左传·襄公十九年》-贿荀偃束锦。 、 《周礼·大司寇》-入束矢于朝。 、 《论语》-自行束脩以上。 、 《诗·鄘风·墙有茨》-墙有茨,不可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
【组词】
束刃、 束刍、 束戈卷甲、 束手、 束火,束炬、 束手束脚、 束竹、 束杖、 束载
2.
【刃】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 《书·费誓》-锻乃戈矛,砺乃锋刃。 、 《荀子·议兵》-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 、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组词】
刀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