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5:28
巢倾卵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鸟巢倾倒,鸟蛋破碎。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一旦崩溃,其内部的组成部分也会随之毁灭。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一旦基础或环境遭到破坏,依赖于这个基础或环境的所有事物都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毁灭。
在文学作品中,巢倾卵覆 常用来形容国家、家族或组织的崩溃,以及这种崩溃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灾难性失败或崩溃。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社会学或生态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系统性风险和连锁效应。
巢倾卵覆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文献中,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其使用的频率和范围有所扩大。
在文化中,巢倾卵覆 强调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对个体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和谐与稳定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悲观和忧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描绘的是一种灾难性的场景。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自然灾害、战争或经济危机等可能导致*破坏的。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依赖关系一旦破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一个依赖于某个行业的工作者,如果该行业崩溃,他可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风雨欲来巢倾卵覆,人间何处觅安宁。”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鸟巢倾倒、鸟蛋破碎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鸟儿的哀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hen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scatter",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传达了类似的连锁反应的概念。
巢倾卵覆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系统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提醒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要从整体出发,关注可能的连锁效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见“巢倾卵破”。
一身网罗不敢惜,~将奈何!
1.
【巢】
(象形。小篆字形,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栖于树窝上。本义:鸟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巢,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 、 《小尔雅》-鸟之所乳谓之巢。 、 《孔子家语·问礼》-夏则居橧巢。 、 《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2.
【倾】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顷,顷亦声。“顷”有偏侧的意思。从人,多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偏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倾,仄也。 、 《礼记·曲礼下》。注:“倾或为侧。”疏:“倾,欹侧也。”-倾则奸。 、 《论语·季氏》-安无倾。 、 《淮南子·说山》-重钧则衡不倾。 、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 、 《战国策·秦策》-倾耳而听。 、 《老子》。释文:“不正貌。”-高下相倾。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俯身倾耳。
【组词】
倾葵、 倾倚、 倾低、 倾昃、 倾返、 倾柯、 倾倚
3.
【卵】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蛋。
【引证】
《说文》-卵,凡物无乳者卵生。 、 《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鸟翼鷇卵。 、 《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梁卵焍黄。 、 《礼记·内则》-濡鱼卵酱。 、 《论衡》-卵壳孕而雌雄生。 、 《荀子·劝学》-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组词】
卵袋、 卵清、 卵用鸡
4.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