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3:09
无冬无夏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冬天也没有夏天”,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环境始终如一,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某种情况或状态持续不变,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无冬无夏 常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的气候恒定,如热带雨林或某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惯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影响。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地理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些地区的气候特征。
同义词:恒久不变、始终如一、一成不变 反义词:变化无常、时过境迁、瞬息万变
无冬无夏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诗经》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无冬无夏* 常用来形容某些地方的特殊气候或某些人的特殊行为惯。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恒定和不变的价值观的追求,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无冬无夏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定和恒久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保持自己节奏和状态的事物或人。这种恒定性给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的学态度就像是无冬无夏,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他总是坚持自己的学计划,这种恒定性让我非常钦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无冬无夏的岁月里,
我心如古井,波澜不惊。
任凭世事变迁,
我自岿然不动。
无冬无夏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寺庙,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周围的环境始终如一,没有季节的变化。这种恒定性可以通过平静的音乐来表达,如缓慢的钢琴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ternal" 或 "constant",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事物的恒定不变。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传达了类似的稳定和恒久的概念。
无冬无夏 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恒定和不变的概念。在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某些恒定不变的状态或情感。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爱情本来是无日无夜,~的,但萧涧秋好像没有爱情。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