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6
徐步:字面意思是指缓慢地步行,步伐不急不躁,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基本含义是形容人走路时的一种状态,强调的是步行的节奏和态度。
“徐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徐”字意为缓慢,而“步”字意为步行。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徐徐其来”的用法,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步行的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徐步”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相联系,象征着一种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这种态度也被视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徐步”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悠闲的午后、静谧的林间小道,或是老者悠然自得的神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公园里看到一位老人徐步而行,他的步伐虽慢,但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徐步”:
晨光微曦,我徐步于林间小径,
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温柔。
在英语中,“徐步”可以对应为“stroll”或“amble”,这些词汇也传达了一种悠闲、不急不躁的步行状态。
“徐步”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步行的方式,更蕴含了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情感的深度。
1.
【徐】
(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徐,安行也。 、 《易·困》。虞注:“坤为徐。”-乃徐有说。 、 《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 、 《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 、 《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