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7:44
“可泣可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既可以让人哭泣,也可以让人歌唱。它形容的是一种极其感人的事迹或情景,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既有悲伤的一面,也有值得赞美的一面。
在文学作品中,“可泣可歌”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悲壮事迹或感人故事,如古代的忠臣烈士、现代的革命英雄等。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个特别感人的电影、书籍或真实。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评论等,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评价某些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或文学作品。
同义词: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动人心弦 反义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不痛不痒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侧重点和表达的强度不同。例如,“感人肺腑”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动,“催人泪下”则直接指向了哭泣的行为。
“可泣可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可泣”和“可歌”两个词组合而成,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明确的意义,分别指可以哭泣和可以歌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既悲壮又值得赞美的情景。
在文化中,“可泣可歌”常常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民对于忠诚、勇敢和牺牲的崇高敬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评价那些在困难时期表现出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人物。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感动。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一个可泣可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无名英雄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可泣可歌”:
在那遥远的战场, 英雄的泪与歌交织, 可泣可歌的传说, 在时光的长河中永存。
当我想到“可泣可歌”时,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战士在夕阳下挥舞着旗帜,背景是战火纷飞的战场。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悲壮的交响乐,既有低沉的哀伤,也有高昂的激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jerking and heart-warming”,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能传达出既让人感动又让人感到温暖的情感。
通过对“可泣可歌”这个成语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刻情感和评价历史*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成语的恰当使用,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见案上有见赐于书,哭似村诸绝,情文双至,可泣可歌。
夏衍《心防》第二幕:“说起来实在是~。”
1. 【可】
2.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
3. 【可】
4.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歌,咏也。 、 《说文系传》-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 、 《易·离》-不鼓缶而歌。 、 《虞书》-歌永言。 、 《礼记·乐记》-歌咏其声也,长言也。 、 《诗·魏风·园有桃》传-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 《战国策·齐策》-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组词】
对歌、 高歌、 歌吹、 歌鼓、 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