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3:25
词汇“徧照”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徧照”进行分析:
“徧照”字面意思是指普遍照耀或广泛照亮。其中,“徧”同“遍”,意为普遍、全面;“照”则指照耀、照射。因此,“徧照”可以理解为光线或某种影响力全面地照射或影响到每一个角落。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徧照”常用来形容阳光、月光或灯光等自然或人造光源的普遍照射,如“月光徧照”描述月光普照大地的景象。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古风诗词中仍可见其身影。
“徧照”一词源自古代汉语,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普照”或“遍照”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文化中,“徧照”常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如阳光、月光等,这些自然现象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光明、希望、智慧等。
“徧照”一词给人以温暖、明亮、全面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光明和希望,以及一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料。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描述某些温馨或宏大的场景时,可以借用“徧照”来增添文雅和深远的意境。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徧照”来描绘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场景,如:
晨光徧照大地,
万物沐浴新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或海洋,阳光或月光徧照其上,带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晨鸟鸣或夜晚虫鸣,伴随着光线的徧照,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徧照”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传达,如英语中的“shine everywhere”或“illuminate all corners”。
“徧照”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为语言增添一份古典美和深邃感。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徧】
2.
【照】
(形声。从火,昭声,字亦作炤。本义:明亮;光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照,明也。 、 《诗·小雅·正月》-亦孔之炤。 、 《诗·陈风·月出》-月出照兮。 、 《庄子》-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 、 《郯令景君阙铭》-远近照闻。 、 《谯敏碑》-盛德炤明。 、 《荀子·修身》-炤之以祸灾。
【组词】
照彻、 照澄
照射,照耀。
【引证】
《淮南子·本经》-照耀煇煌。 、 《荀子·天论》。注:“炤与照同。”-日月递炤。 、 《楚辞·灵怀》。注:“知也。”-指日月使延照兮。 、 《乐府诗集·陌上桑》-照我秦氏楼。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明·魏禧《大铁椎传》-星光照旷野。 、 清·姚鼐《登泰山记》-日照城郭。
【组词】
回光反照;照烂、 照覆、 照焕、 照夜、 照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