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6:15
景况 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内的环境、状况或情况。它强调的是一种状态或情境的描述,可以用来描述社会、经济、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状况。
“景况”一词源自汉语,由“景”和“况”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景”常指景色或景象,“况”则有情况或状况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景况”,用来描述更广泛的状态或情境。
在文化中,“景况”常被用来描述社会大环境或个人生活状态,反映了人对环境和社会状况的关注。在社会变迁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
“景况”这个词给人以客观、冷静的感觉,它不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更多地是用来描述和分析。在使用时,它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表达当前的状态或情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景况”来描述我所在城市的变化,如“随着新商场的开业,这个区域的景况变得更加繁华。”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景况在灯光下变换,每一盏灯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在英语中,“景况”可以对应为“situation”或“circumstances”,虽然这些词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能表达类似的意思,即描述某一特定时间或地点的状态或情况。
通过对“景况”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环境和社会状态中的重要性。这个词的灵活性和广泛适用性使其成为语言表达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未来的学和使用中,我将更加注意它在不同语境下的恰当运用。
1.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
2.
【况】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況,寒水也。